个人反思录


白楊
个人反思录


2022.8.17

昨天早晨关于项目如何建设和同事吵了一架,语无伦次,甚是失态。抬头不见低头见,心情怪沉重的。这两天睡眠状态不好。 这一次事情给未来的警示,莫发脾气,伤人伤己,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切记。

有些话说起来痛快,但留有后患,发泄下个人情绪没有意义,管住自己的嘴。 他人非要和你比个高低,秀下优越感,你让他们秀就是了,你笑笑就可以了。

另外,对于小人,周易有句话:不恶而严。

2022.9.14

早晨5点多就醒了,睡不着,上面同事的事让人平静不下来,打开手机,看到一个印度的抗英神剧——手撕鬼子、单打老虎, 挺有意思,看了一会,大脑平静了下来,又补了一会觉。

看来,如果压力大,感觉压抑时,可以看看违逻辑的抗日神剧,或者抗英神剧,大笑一下,清除一下大脑的毒素。

2022.10.7

想起来,国庆前一天,9月30日挺有意思,还是和上面那个同事,因为其胸怀狭小而又喜欢推卸责任,在群里吵了一架。 我打的字不多,开始只说他喜欢推卸责任,他却大篇大篇的打字来攻击我,我没怎么看他的字。 过了七八分钟却有一种喜悦感产生了,想起鲁迅一句话: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对比想起了9月20日我在群里用大篇大篇的文字来说他工作不负责的情形。文字越多,反而其效果越差,这一次是个实例。

当然不用情绪来处理事情是最好的,如果有情绪了,就暂时离开一会儿,等情绪稳定后,私下里和相关人交流吧。

2022.10.12

国庆节回来后,过了两天,收到一个信息,基数调不了。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公司利益共同体的成员,一下子对上面那个同事不再有任何的意见了。 过去这些天,每天还会时不时纠结下与那个同事的事,现在感觉自己不再对公司有什么期待了,也可以和他无隔阂的面对面交流了。

这里就牵扯到团体建设这个问题,如何让团队团结起来,这件事应该能得到启示。 有利益共同体的感受,同一个项目组的成员就会一心做好项目; 为了让公司整体发展得好,不同项目团队间就会有一些竞争的感受:是对方团队做事效率低。

公司管理最好的方式是建立利益共同体,其次是形成竞争机制,再其次是业务考核方式。

以利益共同体角度分析问题,来管理公司、治理地区、治理国家、治理人类社会。

2022.12.14

今天就负责的业务主持开了一个会议,早晨已经就方案对接过一次,下午就市场方具体实施再次对接。 会前让方案提出者整理下具体的计划,准备几套,然后在会议时让市场方选择其中一个具体实施, 但方案提出者给的回答是该次会议并不是具体实施,而是达成一致。 会议进行了,但最后开下来还是什么内容都没有,所谓的达成一致,还是上周会议所说的内容, 没得出个结论。市场方还是照旧以过去的方式做引流,并没有从这次会议中得到有用的内容。 我也不知道如何对这次会议结尾了。

在负责的这个项目中,我把个人一直侧重在开发上,对这个项目的具体推广没关注,对效果不清楚, 不知道项目组最近究竟在做什么,感觉对这个项目都失控了。 从这个会议得到的经验就是要把握每个环节具体的进度和反馈,不能放任下去,不然算是项目的负责人吗。

以后每周一开会过一下上周的项目数据分析及本周的计划,周三与具体环节实施者谈一下进度, 周五与本周数据收集者谈一下落实情况。

2023.01.03

情商管理中有三样:自我觉察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

想到晶赞的损失,想来有些心痛和愤慨,慢慢发现是自己的问题:不够自信。 随着这一年能力的提升,这样的事不会再发生了。三十而立,这个阶段是人生迸发最关键的十几年, 必须做好选择,然后拼搏冲刺。

2023.01.04

看到一篇讲35岁职业坎相关的博文,自己也想到人生的转折点,需要向技术管理人角色上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处理与下属的关系,

想到时刻可以提醒自己的几个点:心平气和,微笑相待,服务合作。可行的方案:询问,指导,协助。

另外:不要总是凭经验脱口而出,结论不要下得太快,思考一以下后再说。

记住: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优秀的年轻人,有5大特质:好奇心,保持乐观,不甘平庸,延迟满足感,对重要的事情有判断力。

参考:

https://ibaiyang.github.io/blog/经验之谈/2018/11/12/工作中方案讨论注意事项.html

https://ibaiyang.github.io/blog/经验之谈/2018/11/20/工作中脾气问题.html

https://ibaiyang.github.io/blog/管理学/2021/03/15/项目管理学习.html#经验二

2023.01.08

情商管理中还有另外两样:体察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前几天,1月5日,发生了一件让人不快的事,项目代码管理中个人把纯FTP方式更换为可兼容FTP的Git方案, 从动机上和理论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错误的地方是没有向大家说明做了什么。

这对我算是一次成长,一个人做事时可以各种试错,但关系到一个团队时就要考虑后果, 有些事职业生涯中只能错一次,作为负责人,做事就应该稳重,考虑全局。

昨天晚上还在想这件事,为什么从刚开始的喜悦变成了后来的沉重。 在被发现自己天才的解决方案时按耐不住的笑声,到会议开下来, 在不断地声明问题的严重性时(公司在围绕这个项目做事和发展,如果这个项目崩了,公司也崩了), 发现做事要考虑后果,要做好善后的准备。

回想起来,我能感觉到会议主持人的斥责,从这次做事的初衷来说,我完全可以怼回去: 他技术能力太差,一点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从FTP切换到Git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我知道这个项目将来从FTP改为Git来管理,也不会有问题。 但我没有去反对,我觉得没意义,让他们心满意足就可以了,我能接受的只是我做事不考虑后果的批评。

这两天晚上做了一个梦,说一个小孩站在泥塘里,身上粘了泥块,脸上却不愿粘上泥块, 旁边一个大人硬是抓了一把烂泥擦在了小孩脸上,说:小时候都不愿粘泥,长大后还了得。 醒来后,想到了佛祖泥塑金身的故事。 这批评不就是烂泥吗,现在处在底层时都不愿听取他人意见、接受他人批评,以后升到管理层时更不会。

另外一个收获是发现,团队管理中:对职员的批评要私下里说,赞扬要公开说。

还有一个收获是发现:作为技术部门的主管,如果看到自己技术能力不如下面的人, 那就认认真真听完他们的建议,看可不可行,不要不耐烦,只想着用自己熟悉的技术。 没有容人之量,自己团队的技术能力就上不来。另外,做管理就专心做管理的事, 不要再兼顾技术了,不然你的角色定位就出现了问题,认为自己是技术很厉害的主管, 结果是只会否定他人的意见,技术和管理本身就是矛盾的。

这次体察到了他人的情绪,觉察到了自己的想法,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激励自己以后怎样做,缺的就是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了。

让一个办公司和和睦睦,欢声笑语,这种氛围是极好的。

想起一句话:开开心心上班,平平安安下班。或是欢欢喜喜下班。

https://ibaiyang.github.io/blog/管理学/2022/03/23/职场经验.html

2023.02.21

昨天又时一场血雨腥风的斗争,和好多人都聊了,最后总结下来,有两个方面:

一、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恨不得把架子放到国家元首上面去,与同事交流, 就不要总把自己划在对立面、划在不同阵营,不然怎么合作,怎么做同一件事呢。

二、流程问题。一般公司中从上而下都有完整的做事流程,一步一步会吩咐下去,下面照着做就是了。 但从下而上却是缺失的,下面有想法无法提供上去做参考,导致公司活力不足。 这应该和社会结构中的垄断很相似,当垄断形成的时候,社会失去活力,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然后斗争一番,形成新的垄断阶层,继续循环。 但对于公司而言,却没有这么幸运。当公司走下坡路,倒闭后,再也没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针对第二点,整理了相应的措施:一、提出想法;二、具化内容;三、交流探讨; 四、确定方案;五、逐级汇报;六、完善内容;七、具体实现。

2023.03.13

人的成长是突然一瞬间开窍的。

也是在去年年底,突然感觉自己对自己的掌握能力提升了,变得自信,不再对找工作难而有畏惧感。 其中的一种表现就是懂得拒绝、明白了选择;还有就是不再急于求成,对生活有了耐心。

再就是在今天早晨,因为自己负责的项目中有一块是同事做的,向同事咨询这件事的相关内容,但同事没有耐心的随便说了几句。 我对这件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没搞清楚。想到下午要开会过这块内容,自己是有些无语的: 既然是同事做的,那就让同事去说吧,我只说自己的部分。

但过了一会,突然大脑反应了过来,我可以先把项目整体说一下,说到那块内容时,安排同事说一下细节。 反过来看,这不就是领导做的事吗。上面那种只说自己负责部分的表现就只是一个员工的表现,而不像是一个项目负责人。 领导角度看问题的一个表现就是:不推脱、不回避问题,而是安排能解决问题的人解决问题。 或者说,把自己当成领导,自己就是领导,就知道怎么安排下面的人做事。

2023.03.15

早晨进地铁站时被告知,需要在服务台兑换零钱买票才能进站。平时都是进手机刷二维码进站的,今天这样着实让人吃了一惊。 我很诧异的问旁边服务人员今天不能用手机扫码进站了吗,被告知是的,我又多此一举的问自己身上没带现金怎么办?

坐在地铁上,回想起这件事,自己就像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一样,大惊小怪。 以后需要注意的是,碰到事情时,都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情绪激动,也不要一惊一乍。 让他人看了笑话,自己也长不大。

2023.06.08

这一周多,收到股票分红可以赚钱的信息,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个研究上,包括写数据分析代码。 研究中找到一个股票,潞安环能,股价19.69元,每股分红2.8元,即使跌停,也还是稳赚,下跌11.57%多时,才会亏损。 2023年6月7日买了潞安环能,当天晚上分红几千元。第二天抛出时,发现本金少了几千,虽然加上分红整体上看起来不赚不亏, 但把20%的税一扣,彻底亏了。

出于对他人的信任,导致对数据也产生了信任,最后为此付出了代价。 这次对于自己算是交了一笔学费:无论得到什么内容,都先调研资料,查一下原委,然后再做决定。

不要重复此次的经历,以此为戒。

2023.06.29

今天项目开发中,对接抖音的微信支付时碰到怎么对接的问题。前端翻了几天文档认为很简单, 我这面刚开始查询还不了解全貌,正在熟悉中,结果前端就不耐烦的开始指挥,搞得我有些生气。 最后在大家的眼皮底下,你一言我一句的争辩的,有些像攻击了。

作为一个领导,与员工争辩,完全把自己的肚量丢失了,把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形象拉没了。 以后碰到这种可能情绪化的情况,先让他表达,让他把牢骚发泄完,然后自己以领导的身份让他把相关的资料整理发我下, 我研究下。他不愿意整理,也不发脾气让他必须整理,而是平静地说“你还是整理下吧,这样我了解的全面些”, 这张情况下他抱怨两句就去整理了,如果还是不愿整理,就时不时地让他把材料发我下; 另外自己也应该私下里整理查阅下相关材料,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是生活中的事,听完他的抱怨,然后平静的对他说“我这面思考下,你先做下手中的事”,然后自己平静的离开现场, 免得被他缠住,听他不停的抱怨,影响自己的心情。

2023.07.01

昨天晚上因为平台营销未达标的事,开始追究责任。一上来对我说你看这件事怎么办吧,我对于这件事准备的不足, 也不知道对方想要的内容是什么,表达的稀里糊涂。

与局外人详细交流,然后又经过一晚上的睡眠后,自己心中开始有了明确的判断: 这件事自己的底线是什么,方案是什么,自己只能让步多少(如以后成单量考核只能占到绩效的20%)。

今天早晨又与他交流,说了自己的底线,等他确定。他没有当场确定,等我离开10分钟后,开始电话联系我,连续拨打了多次。 在离开的路上,我发现自己的底线是有漏洞的,已经向对方明确说了自己的接受条件,自己该如果推翻自己的接受条件呢。 一时间想不到合理的办法,这件事怎么解决也成个问题了,难道就这么接受吗? 中午回来休息,睡醒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这件事该怎么处理了(作为技术人员,对于营销是没有义务去做的)。

可能这件事自己处理的还是不够有利,但至少对自己有一个警示收获了: 凡事不要立刻下决定,更不要凭感觉做事,拿到事后,先给自己一段时间的思考,牵扯的事情变量比较多, 那就与第三者进行交流,听取意见,然后等半天、或者一天,自己睡一觉醒来后,整理下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判断,再给结果。 比较重要的事,一两天可能并不能得到自己最正确的处理方式,那就多进行几轮接触,多了解一些内容,多思考几天。

到晚上,与事情关联的两个人又聊了半个多小时,对方给了我未曾想到的计划,我本来想用自己准备好的说辞表达, 但对方未给表达的机会。在睡觉前,一直未想到处理的方法。躺在床上后,人的身体得到放松,一些办法也陆陆续续有了思路。

这对自己又有了一个提示:如果面对的事项产生了变化,不要立刻反驳,也不要立刻表达自己准备好的内容, 而是收集得到的信息,离开后再仔细准备对策。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说到休息一段时间后会更容易做判断,原来已经有人做了科学的研究。 瑟琳斯基(Eugene Aserinsky)与克莱特曼(Nathaniel Kleitman)在1953年发布的《眼部活动和伴随现象在睡眠中的定期出现》 (Regular occurrence periods of eye motility and concomitant phenomena)中提出了“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 快速眼动睡眠期,大脑在保存记忆时会剔除与事实无关的情绪化成分,还会在所收集的各组记忆之间找出新的联系, 另外还能为我们提供新思路和新见解。另外还有杰弗里·M·埃伦博根在2007年发布的《人类的关联记忆需要时间和睡眠》 (Human relational memory requires time and sleep),提出“相关记忆”能够综合概括个人原有知识, 而快速眼动睡眠和暂时放下待解决问题的片刻小憩时间对“相关记忆”影响重大。

2023.07.15

经过快两周的时间,这件事情,算是过去了,从原本想争取自己的利益,到放弃自己的大部分利益,有些东西了解了一些。 这一段时间,咨询了律师,又联系了劳动保障局,了解到如果走劳动仲裁流程,排队需要一周,处理完需要两个月, 即使判了公司赔付,公司也会故意不赔付,自己拖下去,时间成本反而会比较高。有些事情,如果自己不占据主动权, 可以直接谈判达成一致,如果选择坚持己见,反而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