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VOL 成交量
- MACD 平滑异同平均
- DMI 趋向指标
- DMA 平均差
- TRIX 三重指数平均线
- BRAR 情绪指标
- VR 成交量变异率
- OBV 累计能量线/能量潮
- ASI 振动升降指标/实质线
- EMV 简易波动指标
- WVAD 威廉变异离散量
- RSI 相对强弱指标
- WR 威廉指标
- KDJ 随机指标
- CCI 顺势指标
- ROC 变动率指标
- BOLL 布林线指标
- BIAS 乖离率
- PSY 心理线
- EXPMA 指数平均线
- ENE 轨道线
- BBI 多空指标
- TTM 市盈率
- 成交额
- EPS(每股收益)
- PE(市盈率)
- PB(市净率)
- PS(市销率)
- PCF(市现率)
- 参考资料
引言
认识股市各个参数。
VOL 成交量
VOL 以成交量柱线和三条简单平均线组成,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市场平均成交情况的技术指标。 绿柱表示当天收盘指数是下跌的,红柱则表示上涨。 VOL 是最常用的判断市场走势的基础研判指标。
用法:
- VOL大且价格上涨的股票,可界定为热门股,趋势向好;
- 底部起涨点出现大成交量(成交手数),代表攻击量;
- 头部地区出现大成交量(成交手数),代表出货量;
- 观察成交量形态,当成交量构筑圆弧底,而股价也形成圆弧底时,往往表明该股后市将出现较大上涨机会。
MACD 平滑异同平均
MACD 利用收盘价的短期指数移动平均线( DIF )与长期指数移动平均线( DEA )之间的聚合与分离状况, 对买进、卖出时机作出研判的技术指标。 MACD 可以作为中长线投资者的首选参考指标。 由于该指标具有滞后性,当行情迅速大幅涨跌时,不适用。
用法:
- DIF、 DEA 均为正(负), DIF 向上突破(向下跌破) DEA ,考虑买入(卖出);
- 当 MACD 以大角度变化,代表了一个市场大趋势的转变;
- 分析 MACD 柱状线,由红变绿(正变负),应卖出;由绿变红,应买入;
- MACD、 DMA 、 TRIX 三者构成一组指标群,须综合搭配使用。
DMI 趋向指标
DMI 通过分析股票价格在涨跌过程中买卖双方力量均衡点的变化情况, 即多空双方的力量受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发生由均衡到失衡的循环过程,从而提供对趋势判断依据的一种技术指标。 DMI 适用于中长期行情趋势分析。
用法: 1.上升指标( PDI )线从下向上突破下降指标( MDI )线,应买进; PDI 线从上向下跌破 MDI 线,应卖出; 2.平均动向指标( ADX )持续高于前一日时,市场行情将维持原趋势; 3.ADX值递减,降到20以下,且横向行进时,市场气氛趋于稳定; 4.ADX值从上升倾向转为下降时,表明行情即将反转。
DMA 平均差
DMA 依据快慢两条移动平均线的差值情况来来判断当前买入卖出的能量的大小和未来价格走势的趋势。 DMA 是一种中短期趋势分析指标,常用于大盘指数和个股的研判。
用法: 1.DMA从下(上)向上(下)与平均线交叉时,应买进(卖出); 2.DMA指标走势与价格走势相背离时,可信度较高; 3.DMA的交叉信号比 MACD 、 TRIX 略快; 4.DMA、 MACD 、 TRIX 三者构成一组指标群,须综合搭配使用。
TRIX 三重指数平均线
TRIX 忽略价格短期波动的干扰,凸现股价未来长期运动趋势,使投资者对未来较长时间内股价运动趋势有更直观、准确的了解。 TRIX 适用于长期的股价趋势研判,尤其对于稳健型的长期投资者来说,该指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用法: 1.TRIX由下(上)向上(下)与平均线交叉时,考虑长期买进(卖出); 2.TRIX、 DMA 、 MACD 三者构成一组指标群,须综合搭配使用。
BRAR 情绪指标
BRAR 由人气指标( AR )和意愿指标( BR )构成,两个指标都是通过分析历史股价进行多空力量的对比,从而预测股价的未来走势。 BRAR 可帮助投资人有效地辨认高价及低价圈,并能够抓住局部底部,特别适合做反弹。
用法: 1.BR>400,暗示行情过热,应考虑卖出; BR <40,行情将起死回生,应买进; 2.AR>180,能量耗尽,应考虑卖出; AR <40,能量已累积爆发力,应买进; 3.BR由300以上的高点下跌至50以下,低于 AR 时,为绝佳买点; 4.BR、 AR 、 CR 、 VR 四者合为一组指标群,须综合搭配使用。
VR 成交量变异率
VR 指标可以通过研判资金的供需及买卖气势的强弱、设定超买超卖的标准,为投资者确定合理、及时的买卖时机提供正确的参考。 VR 主要用于个股分析,是掌握市场买卖气势的中期技术指标。
用法: 1.VR>450,市场成交过热,应卖出; 2.VR<40,市场成交低迷,应买进; 3.VR由低档直接上升至250,此为大行情的前兆,是买进的时机; 4.VR除了与 PSY 为同指标群外,尚须与 BR 、 AR 、 CR 同时搭配研判。
OBV 累计能量线/能量潮
OBV 维持” N “型波动,并以突破或跌破” N “型高、低点,为主要观察法,通过将股市的人气—— 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数字化、直观化,以股市的成交量变化来衡量股市的推动力,从而推测股价的走势。 OBV 主要用于发现热门股票、分析股价运动趋势。
用法: 1.股价一顶高过一顶,而 OBV 一顶比一顶低,预示股票上升能量不足,应卖出; 2.股价一底比一底低,而 OBV 一底比一底高,预示股价可能即将止跌回升,应买入; 3.OBV突破其 N 字形波动的高(低)点次数达5次时,为短线卖点(买点); 4.OBV与 ADVOL 、 PVT 、 WAD 、 ADL 同属一组指标群,使用时应综合研判。
ASI 振动升降指标/实质线
ASI 相对比当时的市场价格更具真实性,试图以开盘、最高、最低、收盘价构筑成一条幻想线,取代目前的走势, 形成最能表现当前市况的真实市场线。 ASI 为股民提供辨认股价真实与否的功能,同时也具备了”停损”功能,及时地给股民多一层的保护。
用法: 1.ASI和 OBV 同样维持” N “字型的波动,并且也以突破或跌破” N “型高、低点,为观察 ASI 的主要方法。 2.当股价由下往上,欲突破(跌破)前一高(低)点时,如果 ASI 领先股价,提早一步, 突破(跌破)相对股价的前一波 ASI 高(低)点,则股价必将突破高点(跌破低点),可提前买入(卖出)。 3.向上爬升的 ASI ,一旦向下跌破其前一次显著的 N 型转折点,应及时卖出以止损。 4.股价走势一波比一波高(低),而 ASI 却未创新高(低)点,两者相背离,应卖出(买进)。
EMV 简易波动指标
EMV 是将价格与成交量的变化结合成一个波动指标来反映股价或指数的变动状况,从而构成个完整的股价系统循环, 来引导股民掌握股价流畅的节奏感。 EMV 适合在价格波动较明显趋势行情中运用。
用法: 1.EMV由下(上)向上(下)穿越0轴时,视为中期买进(卖出)信号; 2.EMV的平均线穿越0轴,信号可信度更高; 3.当 ADX 低于± DI 时,本指标失去效用; 4.须长期使用 EMV 指标才能获得最佳利润。
WVAD 威廉变异离散量
WVAD 是一种将成交量加权的量价指标,其作用在于测量从开盘到收盘期间,买方与卖方各自的爆发力程度。 WVAD 建议长期投资者使用。
用法: 1.当 WVAD 由负(正)值变成正(负)值的一刹那,视为长期的买入(卖出)点; 2.当 ADX 低于± DI 时,本指标失去效用; 3.长期使用 WVAD 指标才能获得最佳利润; 4.本指标可与 EMV 指标搭配使用。
RSI 相对强弱指标
RSI 通过一定时期内股价的变动情况来计算市场买卖力量对比,进而判断股市场供需关系、推测股票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 RSI 指标是从某一个角度观察市场后给投资者提供辅助参考信号,在市场剧烈震荡时,还应参考其它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用法: 1.RSI以50为中界线,>50表明市场进入强市,考虑买入,但>80进入极强,考虑卖出;反之,<50时考虑卖出,但<20则进入了极弱区,可伺机买入; 2.形态分析。 RSI 在80以上形成 M 头或头肩顶形态时,视为向下反转信号; RSI 在20以下形成 W 底或头肩底形态时,视为向上反转信号; 3.连接 RSI 连续的两个峰顶(底),当 RSI 向上突破(向下跌破)该连线时,买进(卖出)。
WR 威廉指标
WR 利用振荡点来反映市场超买超卖现象,从而提出有效的信号来分析市场短期行情走势,判断市场强弱分界。 WR 是较常用的短期研判指标。它可及时准确地选择出股价异动前的瞬间,即加速下跌的瞬间,和涨升启动前的最佳入市时机。
用法: 1.该指标波动于0~100,以0为顶部,以100为底部; 2.该指标以50为中轴线,高于(低于)50视为股价处于跌势(涨势); 3.该指标高于20后再度向下跌破20,卖出;低于80后再度向上突破80,买进; 4.该指标连续几次撞顶(底),局部形成双重或多重底(顶)则应买入(卖出)。 5.在 WR 进入高位(低位)后,若股价走势一峰比一峰高(低),而 WR 曲线的走势一峰比一峰低(高),两者相背离,是较强烈的卖出(买入)信号。
KDJ 随机指标
KDJ 是三条曲线,以最高价、最低价及收盘价为基本数据来计算 K 值、 D 值与 J 值,并绘成曲线图来研判股票走势。 KDJ 对于掌握中短期行情走势比较准确。
用法: 1.K、 D 、 J 三值>80时,回调机率大,考虑卖出; K 、 D 、 J 三值<20时,反弹机率大,考虑买入; 2.K在20左右由下向上与 D 交叉时,应买进; 3.K在80左右由上向下与 D 交叉时,应卖出; 4.J>100时,股价易反转下跌; J <0时,股价易反转上涨; 5.KDJ值波动于50左右的任何信号,其作用不大,宜持币观望。
CCI 顺势指标
CCI 专门衡量股价是否超出常态分布范围,是一种重点研判股价偏离度的分析工具。 CCI 单独使用时准确率有所欠缺, 更多情况是作为过滤指标使用(例如过滤 KDJ ),或者用于初选股票。 CCI 是超买超卖指标指标,相比 MACD 一类的趋势指标, 更适合短期内暴涨暴跌的非常态行情趋势研判。
用法: 1.常态行情时, CCI 波动于±100之间;强势行情时, CCI 会超出±100; 2.CCI>100时,买进,直到 CCI <100时,卖出; 3.CCI<-100时,卖出,直到 CCI >-100时,回补。
ROC 变动率指标
ROC 表示股价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大小,其变化超前于股票价格的变化,因而一旦价格走势出现反转,该指标会提前发出信号, 具有一般指标所没有的预测功能,并且该指标可以同时监视常态性和极端性两种行情。 ROC 可用于价格转势的预测,但 ROC 指标过于敏感,不适宜对长期走势的预测。
用法: 1.ROC”常态范围”一般介于正负6.5之间,超出范围即为超买超卖,当 ROC 上升(下降)超过第一条超买(卖)线时,应卖出(买进)股票; 2.股价持续创新高(低),而 ROC 未配合上升(下降),意味上涨(下跌)动力减弱; 3.股价与 ROC 在低位同步上升,将有反弹行情;反之,从高位同步下降,将有回落走势。
BOLL 布林线指标
BOLL 指标可用于确定股价的波动范围及未来走势,利用波带显示股价的安全高低价位,因而也被称为布林带。 BOLL 适用于预测股价运动的中长期趋势,其”股价信道”对预测未来行情的走势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用法: 1.股价上升(下跌)超过布林线上(下)限时,下跌(反弹)机率大; 2.布林线震动波带变窄时,预示变盘在即; 3.BOLL须配合 KDJ 、 BB 、 WIDTH 使用; 4.开关参数若设为1,图形以四条线表示。
BIAS 乖离率
BIAS 是测量股价偏离均线大小程度的指标,当股价偏离市场平均成本太大时,则趋向回归,即所谓的”物极必反”。 BIAS 的数值的大小可以直接用来研究股价的超买超卖现象,判断买卖股票的时机。
用法: 1.使用者可利用参考线自行设定个股的乖离范围; 2.当平均线从下降(上升)逐渐转为平稳或上升(下跌),而价格从平均线下方(上方)突破平均线,应买进(卖出); 3.当价格突然暴跌(暴涨),跌破(突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上升(回跌),应买进(卖出); 4.该指标可与 KDJ 、 BOLL 搭配使用。
PSY 心理线
心理线( PSY )指标是研究投资者对股市涨跌产生心理波动的情绪指标。它对股市短期走势的研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用法: 1.PSY>75,形成 M 头时,股价容易遭遇压力; 2.PSY<25,形成 W 底时,股价容易获得支撑; 3.PSY与 VR 指标属一组指标群,须互相搭配使用。
EXPMA 指数平均线
EXPMA 是指数平均线指标,属于趋势性指标,通过指数形式递减加权的异动平均,其构造原理是对股票收盘价进行算术平均, 并根据计算结果来进行分析,用于判断价格未来走势的变动趋势。
EXPMA 指标由短期 EXPMA 线(红线)和长期 EXPMA 线(棕线)构成,由于其计算公式中着重考虑了价格当天(当期)行情的权重, 因此在使用中可克服 MACD 其他指标信号对于价格走势的滞后性。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中消除了 DMA 指标在某些时候对于价格走势所产生的信号提前性,是一个较为有效的分析指标。
ENE 轨道线
轨道线 ENE 由上轨线( UPPER )、下轨线( LOWER )及中轨线( ENE )构成, 轨道线的优势在于其具有趋势轨道的研判分析作用,可以敏锐地察觉到股价运行过程中方向性的转变。
BBI 多空指标
BBI 多空指标是一种将不同天数移动平均线加权平均之后的综合指标,属于均线型指标。 在使用移动平均线时,投资者往往对参数设定有不同的偏好,而多空指标则很好解决了中短期移动平均线的期间长短合理性问题。 由于 BBI 多空指标是一条混合平均线,所以既有短期移动平均线的灵敏,又有明显的中期趋势特征。
TTM 市盈率
市盈率 TTM 指标是以市价除以最近四个季度每股盈利计算的市盈率,是动态市盈率,又称为滚动市盈率。 滚动市盈率在公布了最新季度数据后将有所不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市公司季节性的客观差异所造成的的影响。 最近4个季度中可能跨越两个不同的自然年度,更及时直接地反映上市公司近期市盈率状况。
成交额
股票成交额是指在某一周期范围内,在交易所交易市场成交的该股票的金额。成交额指标同时可叠加两条成交额的均线, 默认设置为5日和10日,属于同步指标,灵敏性居中,同时可作为震荡或趋势指标使用。
用法: 1.成交额大,代表交投热络,可界定为热门股; 2.底部起涨点出现巨大成交额,代表攻击量; 3.头部地区出现大成交额,代表出货量; 4.可观察成交额的变化,成交额相比较于成交量而言,反映了股价涨跌后所应支出的实际金额。
EPS(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EPS,Earnings Per Share)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每一股普通股所享有的净利润份额。以下是对每股收益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计算公式
定义:每股收益是指公司净利润与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之间的比率,用于评估公司为股东创造收益的能力。
计算公式:
基本每股收益:基本EPS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当期净利润: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如一个季度或一年)实现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需扣除优先股股息等非普通股股东享有的收益。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考虑了公司股份在报告期内因增发、回购、股票分割等因素导致的股数变动,按时间权重计算平均股数。
稀释每股收益(若存在潜在稀释性证券):稀释EPS = 调整后净利润 / 调整后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调整后净利润:在基本净利润基础上,扣除假设稀释性证券转换为普通股后需支付的额外利息或股息。
调整后股数:在基本股数基础上,加入稀释性证券转换后的新增股数。
二、核心意义
盈利能力评估:EPS直接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收益的能力,数值越高,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
投资价值参考:投资者常将EPS与股价结合,计算市盈率(PE=股价/EPS),用于评估股票是否被高估或低估。
横向对比工具:通过比较不同公司或同一公司不同时期的EPS,可分析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或行业竞争力。
三、实际应用场景
投资决策:
高EPS公司:通常吸引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如价值投资者。
低EPS但增长快公司:可能吸引成长型投资者,期待未来盈利提升带动股价上涨。
公司分析:
EPS增长趋势:持续增长的EPS可能表明公司处于扩张期,竞争力增强。
EPS波动原因:需结合行业周期、公司战略(如并购、研发投入)分析波动背后的逻辑。
行业比较:
同一行业内,EPS较高的公司可能具备更强的定价权或成本控制能力。
四、局限性及注意事项
非现金费用影响:EPS受折旧、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影响,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公司实际现金流状况。
会计政策差异:不同公司可能采用不同会计政策(如存货计价、收入确认),导致EPS可比性降低。
潜在稀释效应:稀释EPS虽考虑了潜在股本扩张,但实际转换时间不确定,可能高估稀释影响。
短期波动误导:单期EPS可能因一次性收益或损失(如资产出售、诉讼赔偿)产生波动,需结合长期趋势分析。
五、案例说明
假设某公司:
净利润:1亿元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000万股
基本EPS:1亿 / 5000万 = 2元/股
若公司发行了可转换债券,假设全部转换后新增股数1000万股,且需支付额外利息500万元,则:
调整后净利润:1亿 - 500万 = 9500万元
调整后股数:5000万 + 1000万 = 6000万股
稀释EPS:9500万 / 6000万 ≈ 1.58元/股
稀释EPS低于基本EPS,表明潜在股本扩张会稀释每股收益。
PE(市盈率)
PE(Price Earnings Ratio):
定义:市盈率,是指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EPS)的比率。
应用:在股市中,投资者常用市盈率来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
计算:市盈率 = 股票价格 / 每股收益(EPS)。其中,股票价格通常取最新收盘价,每股收益(EPS)则根据已公布的上年度数据或市场平均预估来计算。
定义:市盈率 = 股票价格 / 每股收益(EPS),反映投资者为每单位盈利支付的价格。
使用场景:
估值判断:PE越低,投资价值越高(如PE<15可能被低估)。
行业对比:需结合行业特性(如科技股PE常高于30,消费股PE通常稳定)。
动态与静态:
静态PE:基于历史利润,反映过去表现。
动态PE:基于预测利润,反映未来预期。
局限性:不适用于亏损或盈利波动大的企业(如周期股)。
操作建议:
成熟企业(如消费、公用事业)可参考PE,但需结合行业均值。
避免单一依赖PE,需结合盈利增长性(如PEG指标)。
PB(市净率)
PB(Price to Book Ratio):
在股市中,PB 也表示市净率,是每股价格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用来衡量股票净值的大小。
计算:市净率 = 每股价格 / 每股净资产。
定义:市净率 = 股票价格 / 每股净资产,反映股价相对于账面价值的溢价。
使用场景:
安全边际:PB<1可能预示股价低于清算价值(如银行股PB常低于1.5)。
行业选择:适用于重资产行业(银行、地产、制造业)。
泡沫提示:通过对比同行业PB水平,判断股价是否高估。
局限性:
忽略无形资产(品牌、专利),对科技企业失效。
净资产受会计政策影响(如资产减值导致账面价值失真)。
操作建议:
传统制造业PB过高时,设定警戒线(如超过行业均值20%需谨慎)。
银行业PB长期低于1是常态,需结合ROE(净资产收益率)综合判断。
PS(市销率)
PS(Price to Sales Ratio):
在股市中,PS 也表示市销率,是每股价格与每股销售收入的比率。
计算:市销率 = 每股价格 / 每股销售收入。
定义:市销率 = 股票价格 / 每股销售收入,反映投资者为每单位销售收入支付的价格。
使用场景:
亏损或高增长企业:如初创公司、SaaS企业(营收增速比利润更关键)。
市场占有率评估:通过销售额判断企业竞争力。
局限性:未考虑成本结构,可能高估低毛利企业。
操作建议:
PS越低,投资价值越高(如PS<10可能被低估)。
结合毛利率分析(高PS需匹配高毛利率才合理)。
PCF(市现率)
定义:市现率 = 股票价格 / 每股经营现金流,反映股价与现金流的关系。
使用场景:
现金流稳定性:适用于现金流波动大的企业(如周期股)。
真实盈利质量:避免利润被操纵(如通过应收账款虚增收入)。
局限性:现金流受非经常性项目影响(如出售资产)。
操作建议:
PCF越低,投资价值越高(如PCF<10可能被低估)。
结合自由现金流分析(长期自由现金流为负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