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名词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 而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当市场上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购买力下降, 这就是通货膨胀。该理论被总结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货膨胀为特定经济体内之货币价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为货币在经济体间之相对价值的降低。前者影响此货币在国内使用的价值, 而后者影响此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通货膨胀的货是指“货币”。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Deflation)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现象。 通货紧缩,包括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它是当市场上的货币减少,购买能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所造成的;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与经济衰退。
负利率
负利率分为两种,一种是投资理财产品负收益率,比如名义利率(平均收益率)小于通胀率时,那么实际利率为负; 另一种是货币当局实行负利率政策,直接将基准利率设为负值,以刺激经济,比如欧元区、日本、瑞典、丹麦和瑞士。
负利率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00多年前的德国经济学家Silvio Gesell。他认为,在危机期间,人们由于规避风险,将会主动囤积现金,因此将会导致信用收缩, 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后来凯恩斯在这里基础上加以说明,认为消费的减少会导致流动性陷阱;而为了避免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实施负利率对现金征税,刺激投资和消费。
这里的所谓“对现金征税”,指的就是你把钱存银行,银行不但不给你利息,还要扣一部分钱。扣掉的这部分钱,就相当于凯恩斯所谓的“现金税”。
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则该国货币的信用度更好,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 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 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其中,债券市场是对这些利率和实际利率最敏感的市场。 可以说,美元的汇率是基本上跟着实际利率趋势来走的。
当物价稳定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是一致的。但是,当出现通货膨胀时,经济代理人需要对这两种利率加以区别, 一般估计实际利率的办法是,名义利率减去以某种标准得出的国内通货膨胀的变动率。在利率由行政当局确定的国家, 政策制订者可以调整名义利率,设法使实际利率保持正数,这样可以对储蓄起到鼓励作用, 可以增加金融媒介作用,还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统一。
名义利率 = 实际利率 + 滞胀
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 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所谓实际真实利率,是指名义利率扣除信用风险后得到金融机构的真实利率,再扣除物价指数后得到实际真实利率。
名义利率并不是投资者能够获得的真实收益,还与货币的购买力有关。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投资者所得的货币购买力会贬值, 因此投资者所获得的真实收益必须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这就是实际利率。
r=i+p
,其中,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p为借贷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率,它可以为正,也可能为负。
较为精确的计算公式,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计算实际利率的公式写成:
r=(1+i)(1+p)-1
i=(1+r)/(1+p)-1
滞胀 = 增长放缓 + 通胀上行 + 就业不足。
通胀预期 = 国债收益率 - TIPS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
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胀预期。
通胀预期 = 名义利率 -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 实际利率 + 通胀预期。
TIPS的利率近似真实利率。
名义利率就是增长预期。
名义利率代表的增长预期下降,把贵金属推到了泡沫的顶端。
名义利率增长下降推升贵金属价格。
不是通胀预期的走低,造成了贵金属价格的下跌,而是名义利率代表的增长预期上行,快过了通胀预期的上行。
通胀预期 = 国债收益率 - TIPS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亦即 真实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胀预期。
名义利率 | 通胀 | 实际利率 | 金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额本息还款法
等额本息还款法,也称定期付息,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
由于每月的还款额相等,因此,在贷款初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少; 而在贷款后期因贷款本金不断减少、每月的还款额中贷款利息也不断减少,每月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多。
等额本息还款法,即从使用贷款的第二个月起,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每月等额还本付息额 = P × {R × (1+R) ^ N} / {(1+R) ^ N - 1}
P:贷款本金
R:月利率
N:还款期数
其中:还款期数 = 贷款年限 × 12
如以商业性贷款20万元,贷款期为15年,则每月等额还本付息额为:
月利率为5.58% ÷ 12 = 4.65‰,还款期数为15×12=180
200000 × {0.465% × (1+0.465%) ^ 180} / {(1+0.465%) ^ 180 - 1} = 1642.66
即借款人每月向银行还款1642.66元,15年后,20万元的借款本息就全部还清。
等额本金还款法
所谓等额本金还款,又称利随本清、等本不等息还款法。贷款人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内,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 这种还款方式相对等额本息而言,总的利息支出较低,但是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较多,还款负担逐月递减。
等额本金还款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季还款额 = (贷款本金 ÷ 贷款期季数) + (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 × 季利率
如:以贷款20万元,贷款期为10年,为例:
每季等额归还本金:200000÷(10×4)=5000元
第一个季度利息:200000×(5.58%÷4)=2790元
则第一个季度还款额为5000+2790=7790元;
第二个季度利息:(200000-5000×1)×(5.58%÷4)=2720元
则第二个季度还款额为5000+2720=7720元
……
第40个季度利息:(200000-5000×39)×(5.58%÷4)=69.75元
则第40个季度(最后一期)的还款额为5000+69.75=5069.75元
由此可见,随着本金的不断归还,后期未归还的本金的利息也就越来越少,每个季度的还款额也就逐渐减少。 这种方式较适合于已经有一定的积蓄,但预期收入可能逐渐减少的借款人,如中老年职工家庭,其现有一定的积蓄,但今后随着退休临近收入将递减。
利率
贷款本质是向未来的自己借钱。当下社会生产的总价值之和是一个定值,随着时间推移,总价值之和增加,还清贷款。
降息 -> 刺激经济 -> 通货膨胀
加息 -> 抑制经济 -> 通货紧缩
利率 = 无风险利率 + 风险溢价 + 银行的油水 (如 3% + 1.8% + 0.2%)
风险越低,风险溢价就越低,如苹果公司贷款时。
正常的 无风险利率曲线 是随时间向上的。利率倒挂 的 无风险利率曲线 是随时间向下的。
央行控制都是 隔夜拆借利率。7天内的叫 逆回购利率。1年内的叫 MLF中期借贷便利。1年以上,长期的叫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央行控制的是短期利率,长期利率由市场决定。
量化宽松 QE(Quantitative Easing),就是政府先向央行无息或低息贷款,然后自己直接动手购买 长期债券, 以此降低 LPR,促进通胀,刺激经济。
经济活动 -关键-> 钱的流通 -> 核心-> 利率。
总结一下
1、利率 -负相关-> 通货膨胀
2、利率 -负相关-> 债券
3、利率 -不确定-> 房价
- 加息 -> 房贷成本增加 -> 房市需求降低 -> 利空房价
- 加息 -> 通常在通胀环境 -> 房市需求旺盛 -> 利多房价
4、利率 -弱弱的负相关-> 股票
一般银行股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一般成正相关趋势:
5、利率 -不确定-> 黄金
- 加息 -> 债券利率增加 -> 黄金需求降低 -> 利空黄金
- 加息 -> 通常在通胀环境 -> 黄金需求增加 -> 利多黄金
6、利率 -正相关-> 汇率
加息,通货膨胀,货币不值钱,利于出口,贸易顺差,提升市场信心,汇率上升
补充
1、隔夜拆借利率是指银行之间或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进行短期借贷时所采用的利率。它反映了银行之间拆借资金的成本。
当银行之间需要进行资金拆借(拆借是指办理短期贷款的业务)时,他们会根据隔夜拆借利率来确定借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隔夜拆借利率通常是由央行或者市场利率机构发布的,因此它是衡量金融市场短期融资成本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银行之间的资金拆借通常是一天之内完成,因此隔夜拆借利率也被称为“隔夜借款”。 这种借款方式一般是在银行之间进行的,但有时也会涉及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
总之,隔夜拆借利率是银行之间拆借资金的成本,是衡量金融市场短期融资成本的重要指标之一。
2、隔夜拆借利率与无风险利率密切相关。隔夜拆借利率是银行之间借出的无担保(即以银行的信誉、信用方式)贷款的日利率。 它反映了银行之间拆借资金的成本。无风险利率是指把资金投资于某没有风险的资产时投资者可以获得的收益率。 在资本市场上,无风险资产一般指与国库券具有相同收益、风险特征的资产。
由于拆借利率在最前端,央行在确定目标利率后,会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等将拆借市场的利率维持在目标利率附近, 此时各家商业银行就会根据拆借市场的资金拆借成本(拆借利率)来确定最终的贷款利率,即零售市场的利率, 然后企业和居民依据此利率进行借贷行为。因此,隔夜拆借利率可以看作是无风险利率的一个参考。
然而,具体的无风险利率需要根据不同的资产、市场和时间点来决定。在一些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投资于某些高风险资产, 以获取更高的无风险收益率。因此,隔夜拆借利率与无风险利率之间的关系需要具体分析。
3、贷款的源头通常是企业、个人和政府等借款人,他们需要资金用于各种用途,如投资、生产和消费等。 借款人可以通过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来获得所需资金。
而央行作为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在金融机构面临资金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可以向央行申请贷款),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 此外,央行还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
4、央行作为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在金融机构面临资金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但这种贷款是例外情况,不是贷款的常规来源。 因此,其他银行向央行贷款后需要按照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款,否则会面临惩罚,如罚款、信用评级下降等。
其次,央行的贷款利率通常高于市场利率,这意味着其他银行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因此,为了降低成本和避免违约风险, 其他银行需要认真考虑贷款的必要性和还款能力,并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
总之,其他银行向央行贷款后需要按时还款,否则会面临惩罚和额外的利息成本。
次贷危机
SUB-PRIME MORTGAGES 次贷危机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债务抵押债券
FROZEN CREDIT MARKETS 信贷市场冻结
CREDIT DEFAULT SWAPS 信用违约互换
定义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也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 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债务抵押债券
次贷即“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 ,“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 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解释模型
杠杆
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Leverage)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 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 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联邦政府把短期国债收益率下调到1%,投资者嫌太低,不愿意买,但银行却可以以1%的利率从美联储贷款, 随着中国、日本、中东的现金流入,再加上贸易顺差,所以银行有大量的低息贷款,使银行从美联储再次贷款轻而易举。 于是银行反复操作,产生杠杆。
杠杆是用借贷来扩大交易收益的手段。杠杆能把不错的买卖变成不凡的交易,银行也就是这么赚钱的。
CDS合同 (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违约互换)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 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 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 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 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 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 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100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 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 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CDS市场
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单子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 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 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相当于C收到300亿保险金,承担保险责任)。 这样一来,CDS被划分成一块块的CDS, 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300亿, 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 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相当于D收到280亿保险金,承担保险责任)。一转手,C赚了20亿。 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炒,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炒到了62万亿美元。
盈利
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 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 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 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 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危机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 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 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 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相当于G收到200亿保险金,承担保险责任),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 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 减去G收到这200亿保险金,G的亏损总计达(8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 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2万亿的违约CDS。 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7倍(四舍五入之后)。如果说美国government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 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government就要赔出20.7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1,A22,A23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 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说明:CDS合同和次贷都属于金融衍生产品,而CDS市场就是现在金融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金融交易体系。
结合说明
债务
债务是一个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概念,它指的是债权人向债务人提供资金、物品或服务, 而债务人按照约定的条件向债权人偿还这些资金、物品或服务的义务。这种义务可能源于贷款、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而未即时支付等交易活动。
在债务关系中,债务人通常需要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按照约定的条件(如金额、利率、期限等)向债权人偿还本金和可能产生的利息。 如果债务人未能按照约定履行偿还义务,就构成了违约,可能会面临法律后果,如支付罚息、被追偿或影响信用记录等。
债务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融资的一种手段,也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过度的债务也可能导致财务风险和不稳定,因此,合理的债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对于个人和企业的财务健康至关重要。
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债券市场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功能
- 定义:债券市场是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 表示债务人(发行人)承诺在未来特定时间向债权人(持有人)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
- 功能:
- 融资功能:债券市场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资金需求方提供了低风险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
- 价格发现功能:债券市场的交易活动能够反映债券的真实价值,为投资者提供价格参考。
- 宏观调控功能:债券市场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场所,通过买卖债券可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二、市场结构
- 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是债券发行人向投资者发行新债券的市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作为发行主体,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 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是已发行债券进行买卖转让的市场。投资者可以在这个市场上买卖债券, 实现资金的调配和利益的转移。流通市场可以进一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场内交易市场通常指证券交易所内的债券交易, 而场外交易市场则包括银行柜台市场等。
三、参与主体
- 政府:政府是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资金用于国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
- 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它们在债券市场中既可以作为发行主体,也可以作为投资者参与交易。
- 企业:企业可以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融资并购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来优化债务结构。
- 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债券产品进行投资,以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
四、风险与收益
- 风险:债券市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等。 投资者在进行债券投资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 收益:债券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和资本增值。利息收入是债券持有人按照约定条件从发行人处获得的固定收益; 而资本增值则是指债券价格在市场交易中上涨所带来的收益。
综上所述,债券市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金融市场组成部分,它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同时也为资金需求方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
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外国货币和用外国货币表示的支付手段。 它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以及维护本国的国际信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包括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外国货币,以及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币有价证券等。 由于各国中央银行保管的外汇储备资产通常分散保管在本国设在国外的资产,因此外汇储备属于非贸易外汇。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当国家进出口出现贸易逆差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以维系该国对外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的信誉。
- 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当本币汇率出现剧烈波动时,国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来进行干预,稳定本币汇率,从而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
- 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提高国家的国际信誉,从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和更低的融资成本。
- 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外汇储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重要指标。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提高国家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
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外汇储备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能增加国家的经济负担。 因此,国家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收支情况来合理管理外汇储备。
国债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 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国债的利率通常比一般定期存款的利率要高, 且国债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因此,国债在投资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国债的发行方式有多种,包括定向发行、承购包销、招标发行等。定向发行是指国家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国债的方式; 承购包销是指承销团与财政部签订承销协议,决定发行条件、承销费用和承销商义务,按照市场情况发行债券的方式; 招标发行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国债的承销商和发行条件的方式。
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对于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国债的发行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用于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国债的交易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国债是国家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具有最高的信用度和一定的投资吸引力。 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滞涨
在宏观经济领域,滞涨是一个更为复杂且重要的概念,全称为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 它指的是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具体来说:
- 经济停滞:表现为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企业生产减少,投资意愿降低。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和成本上升, 企业难以获得预期的利润回报,这进一步抑制了经济的扩张,形成恶性循环。
- 高通货膨胀:意味着物价普遍持续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这导致生活成本增加,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特别是对于固定收入群体,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 失业:企业为了应对成本压力和市场萎缩,往往会削减员工,导致失业率攀升。高失业率不仅影响个人和家庭的收入, 还会削弱消费能力,进一步拖累经济。
此外,滞涨对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如果采取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可能会加剧通货膨胀; 而采取紧缩性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又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停滞和失业。 因此,政府需要在各种政策工具之间谨慎权衡和选择,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滞涨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经济现象,对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应对滞涨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来加以缓解。
关系说明
汇率、利率和税率之间的关系
汇率、利率与税率都有名义与实际的区分。
(一)利率﹣﹣包括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1、名义利率:由央行控制,可以随时调整,这几年我们为了刺激内需、扩大出口,一直在降息。
2、实际利率:除名义利率外,通货膨胀(或紧缩)对实际利率有重大影响,大体上相当于名义利率减去物价上涨率, 由于这几年物价上涨率是负的,因此实际利率要比名义利率高几个百分点。政府可以控制名义利率, 但是政府对控制通货膨胀(或紧缩)能力有限。这几年由于总需求不足而造成通货紧缩、物价指数下降,提高了实际利率, 政府只能通过刺激需求的政策,来改变社会供求关系,以扭转物价指数下降的趋势。
(二)汇率﹣﹣包括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1、名义汇率: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因此我国政府目前可以调整的仅仅是对美元的名义汇率, 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我们连名义汇率都无法控制,而且近几年来名义汇率基本上保持不变。
2、实际汇率: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哪国的经济走势强劲或衰弱,哪一国的货币必然会升值或贬值。 由于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非常高,那么经济走强或走弱的国家必然会选择提息或降息来控制其本国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外币提息,相当于人民币期货贬值:外币降息,相当于人民币期货升值。 因为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是以美元结算,所以中国的汇率主要是对美元的汇率。美元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很快, 2001年以前一直在提息,而人民币却在1998年以来逐步的降息,所以实际上,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在贬值。 2001年美国经济陷入低迷,美元利率连续10次大幅降息总共达4.5个百分点,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比美元提息时升值。 除了利率对实际汇率有影响,一般贸易性汇率、资本性汇率、出口退税率以及通货膨胀(紧缩)率都对实际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其他货币除美元外我们更不能控制实际汇率。
利率影响着汇率,利率的走高或者走低对预期汇率的走势起着重要作用。利率降低可以使实际汇率下降,促进一般贸易性出口; 而利率的升高,利于吸引外国资本和本国对外资本输出。
汇率对利率具有反作用,当汇率升高或降低,意味着本国对外一般性贸易和资本性贸易的环境发生了改变, 若想维持原来的状态,就必须改变利率以使汇率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上。
(三)税率﹣﹣包括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1、名义税率:包括我国制订的各种税的税率和各种扣除。几年来名义税率基本上保持不变。
2、实际税率:通货膨胀(或紧缩)率决定了供求关系,而供求关系决定了实际税收负担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配, 税收负担分别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据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大小来分担。如果需求大于供给,由生产者负担的部分就会减少, 反之则生产者负担的部分就会增加。在1993年到1996年通货膨胀时期,消费者负担的部分税收较多; 1997年以后,生产者负担的部分税收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负担增多,效益下降。为了刺激投资就应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只有降低名义税率或保持名义税率不变降低实际税率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所以我国应当实行增值税转型, 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使企业负担减少,减少企业实际税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税率的改变也对利率和汇率同时发生作用。实际税率的上升或下降可以使企业负担和成本上升或下降,改变了投资回报率, 降低或刺激了民间投资意愿,对改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现象起了作用,也就间接的改变了实际利率。 而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或下降,也可以使实际一般贸易性汇率下降或上升而改变实际汇率。
因此,当外部环境对汇率产生了上升或下降的压力时,如果想维持汇率水平不变,又不想改变利率水平的话, 就必须通过税率的变化对实际汇率和实际利率调整。如若不然,就会使金融市场上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差额扩大,给国际金融投机分子以投机的机会,1997年香港金融风暴给予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债券市场对实际利率的影响
债券市场对实际利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的关系
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其到期收益率(即市场利率的反映)密切相关。当市场利率上升时,新发行的债券将提供更高的收益率, 这使得已发行的、收益率较低的债券相对吸引力下降,从而导致其市场价格下跌。反之,市场利率下降会推高旧债券的价格。 这种反向变动关系使得债券市场的价格走势能够反映出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
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影响
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状况也会影响市场利率。如果债券市场流动性充裕,投资者更容易买卖债券,这有助于维持市场利率的稳定。 反之,流动性紧张可能导致市场利率波动加剧。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反映了市场对债券的需求和供给情况,进而影响了市场利率的水平。
三、债券市场的整体状况反映未来利率预期
债券市场的整体状况可以反映市场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例如,当国债等无风险债券的收益率上升时, 可能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增强,这可能会促使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进而影响市场利率。 债券市场的这种预期作用使得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债券市场的走势来预测未来利率的变动趋势。
四、债券市场的供需关系影响利率水平
债券市场的供求关系直接影响债券价格,进而对利率水平产生影响。当债券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弱时,债券价格通常下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 相反,当债券供给减少或需求上涨时,债券价格通常上涨,市场利率下降。这种供需关系的变化是债券市场影响实际利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债券市场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场所
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债券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当中央银行需要降低市场利率时, 可以在债券市场上购买债券,增加货币供应量;反之,当需要提高市场利率时,可以出售债券,减少货币供应量。 这种货币政策操作使得债券市场成为影响实际利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债券市场对实际利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的关系、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状况、 债券市场的整体状况反映未来利率预期、债券市场的供需关系以及债券市场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场所等方面。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实际利率的水平。
中央银行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以下是中央银行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的主要目的和机制:
一、调控货币供应量
- 减少超额储备:
- 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过多时,中央银行会发行债券来吸收这些超额储备。
- 通过购买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券,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减少,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货币的供应量。
- 公开市场操作:
- 中央银行通过债券市场的买卖行为,灵活地调节货币供应量。
- 当中央银行买进已发行的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增加。
- 相反,当中央银行卖出其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减少,货币供应量相应减少。
二、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
- 主动性:
- 中央银行通过发行债券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
- 可以根据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目标,随时调整债券的发行量和买卖价格。
- 市场化:
- 债券市场是一个市场化的交易平台,中央银行通过债券市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利率水平。
- 这有助于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同时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三、回笼与投放基础货币
- 回笼基础货币:
- 中央银行发行债券时,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
- 这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
- 投放基础货币:
- 当中央银行债券到期时,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
- 这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满足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的主要目的是调控货币供应量,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以及回笼与投放基础货币。 这些措施有助于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外汇储备减少
当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和金融影响。以下是对这些影响的详细分析:
一、汇率波动与货币贬值
外汇储备的减少可能导致两国之间的汇率波动加剧,甚至可能引发货币贬值。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平衡和保持货币汇率稳定的重要支撑, 当外汇储备下降时,市场对于汇率变化的预期会加强,从而加大汇率的波动性。如果外汇储备持续减少, 可能会使本国货币面临贬值压力,进而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贸易条件。
二、国际贸易受阻
外汇储备的减少还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受到影响。外汇储备的减少意味着国际贸易的支付难度增加,进而影响到进出口贸易的顺畅进行。 对于依赖进口的国家来说,外汇储备的减少可能导致进口成本上升,影响国内市场的供应和价格稳定。 同时,对于出口国家来说,货币贬值可能降低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影响出口收入。
三、国际信用度降低与融资成本上升
外汇储备的减少会降低国际投资者对于该国的信心,导致国际信用度降低。这可能会增加国际融资成本,因为投资者在评估投资风险时, 会将外汇储备的减少视为一个不利因素。融资成本的上升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金融稳定性受威胁
外汇储备是维护金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外汇储备减少时,金融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威胁。 例如,外汇储备的减少可能会使国家在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冲击时更加脆弱,难以有效应对资本外流和汇率波动等风险。 这可能会导致国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市场的稳定性。
五、政策调整压力增加
外汇储备的减少还可能给政策制定者带来压力,迫使他们采取紧急措施来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 例如,政府可能需要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或汇率政策来应对外汇储备减少带来的挑战。 这些政策调整可能会对国内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需要谨慎权衡和决策。
综上所述,当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时,可能会产生汇率波动、国际贸易受阻、国际信用度降低、 金融稳定性受威胁以及政策调整压力增加等一系列经济和金融影响。 因此,国家需要保持适当的外汇储备水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金融风险和挑战。
国债发行过多
国债作为一种财政工具,其规模过高可能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对财政的直接影响
- 增加财政负担:国债的发行意味着政府需要承担一定的债务本息支付责任。当国债规模过高时,政府的财政负担会相应加重, 这可能会影响到政府的其他支出计划,如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等。
- 影响财政可持续性:国债规模的持续扩大可能会威胁到财政的可持续性。如果政府无法有效控制国债规模, 可能会导致未来的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剧,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市场利率上升:国债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导致市场利率上升。因为国债的发行会吸收市场上的大量资金,从而推高资金成本。 这可能会对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产生影响,进而抑制投资和消费。
- 金融市场波动:国债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如果国债规模过高且市场对其信心不足, 可能会导致国债价格下跌,进而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
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抑制经济增长:国债规模过高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一方面,高国债规模可能会导致政府减少对其他领域的投资, 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市场利率的上升可能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进而抑制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 增加通货膨胀风险:如果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大量发行货币,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增加。 因为货币的过量发行会稀释货币的购买力,从而引发物价上涨。
四、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 影响汇率稳定:国债规模过高可能会影响汇率的稳定。因为国债的发行可能会吸收外汇市场上的资金,从而影响到汇率的走势。 如果国债规模持续扩大且市场对其信心不足,可能会导致汇率的波动加剧。
- 增加国际融资成本:国债规模过高可能会增加国际融资成本。因为国际投资者在评估投资风险时, 会将国债规模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国债规模过高且市场对其信心不足,可能会导致国际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从而增加国家的融资成本。
综上所述,国债规模过高可能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国债规模, 以确保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包括加强财政纪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等措施。
参考资料
通货紧缩 https://wiki.mbalib.com/wiki/%E9%80%9A%E8%B4%A7%E7%B4%A7%E7%BC%A9
LPR与中国利率体系全解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forexinfo/2020-02-24/doc-iimxyqvz5417471.shtml
2020年个人房贷是否要换为浮动LPR利率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2179944
为什么欧美人却全选择固定利率?LPR房贷我应该选吗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3326048
汇率、利率和税率的实质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https://doc.wendoc.com/bf44fdc58bb9382af021fa23e3ba01353b906bc46.html
中央银行如何运作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e8cdb32bf7963a37042bad5a.html